環境生態小學堂

#濱海植物

馬齒莧

科別:馬齒莧科學名:Portulaca oloraua Linn. var. sativa DC別名:豬母乳、豬母草、豬母菜、長命菜、五方菜、瓜子菜、馬蛇子菜、闊葉半枝蓮、五行草。 莖:莖分枝,基部橫臥地上,花枝傾斜向上,莖肉質肥厚。葉:葉對生或互生,長橢圓形,鈍頭全緣,無柄。花:馬齒莧的花小巧可愛但不醒目,通常在夏天清晨綻放,中午前便凋謝,短短半天的壽命常讓人錯過賞花時間,開花期在春秋之間。果:成熟時就像掀開蓋子似地橫向開裂,在植物學上稱為「蓋果」。生長情形:屬於一年生草本植物。  特色:平野、路旁的馬齒莧十分常見,它的葉片厚厚的,是耐乾旱的強韌野草。即使將它拔起扔在路旁,久久也不會枯萎,若遇到下雨天,照樣又能生根蔓延。早期農家喜歡摘它來餵豬,豬仔愛吃又營養,俗稱「豬母乳」。

#濱海植物

馬鞍藤

旋花科 Convolvulaceae 學名:Ipomoea pescaprae (L.) 別名:鱟藤、厚藤、馬蹄草   原產地:是一種泛熱帶性分布型的種類,幾乎在全世界熱帶地區的海邊都有它的蹤影;台灣幾乎也是全島(包括離島地區)的礁岸、砂岸地區,都很容易看到它的蹤跡。   植物特徵:匍匐性多年生草本,莖極長,節上生根,全株光滑,葉先端凹裂,形如馬鞍,故名馬鞍藤。蔓莖向四面拓展,每節生根,根入土極深,是典型的砂原植物,經常是砂岸最前線的植物群落,為防風定砂植物。   生長形態:匍匐性多年生藤本。莖幹:全株光滑無毛,有乳汁,蔓莖極長而匍匐地面向四面拓展;節上長出「不定根」,根入土極深,是典型的砂原植物,經常是砂岸最前線的植物群落,為防風定砂植物。   葉的形態:葉子是互生的單葉,圓形或是寬的橢圓形,葉子的先端則是明顯凹陷或是接近兩裂,形如馬鞍,故名馬鞍藤,葉面摸起來屬於皮革質或是軟革質,長約3~9公分,寬約2.5~8公分;葉柄有的可達12公分長。   花的形態:聚繖花序由葉腋長出,花則是一朵到多朵,不過在同一個花序上,通常一次只開一朵花,花萼多數是5枚,宿存、離生,橢圓形或是寬卵形,約0.5~1公分長;花冠輻射對稱,粉紅色到淺紫紅色,漏斗狀,5淺裂,約3~6.5公分長;雄蕊與花冠的裂片互生,2長3短,且花絲的基部被毛;子房上位,光滑無毛,柱頭2裂。馬鞍藤一種是典型的沙灘植物,也是沙灘地區防風定沙的第一線植物,它可以改變沙地的環境,以利其它植物生長。在所有的海濱植物中,馬鞍藤花形大、色彩艷麗,而且又成大面積生長,每當夏天花朵盛開的時候,沙灘上整片粉紫色花海,在眾多的海濱植物中,而有「沙灘皇后」之美稱。   特色:具有定砂功能,並且可以改變砂地周圍的環境以便日後其他植物的生長。  

#濱海植物

木麻黃

科目:木麻黃科 學名:Casuarina equisetifolia L. 英名:Polynesian Iron Wood;Horsetail Tree。 原產地:原產澳洲、南洋、印度、緬甸別名:木麻、麻黃、木賊葉木麻黃   特徵:常綠喬木、高達十幾公尺。樹皮不規則縱裂,呈長條狀剝落。小枝綠色如長針般,葉退化為鱗片狀,常被誤以為是裸子植物。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黃色長在小枝先 生態習性:喜好向陽之砂地及砂質壤土。耐旱、耐潮、耐鹽性強,為栽植海岸線第一線防風林優良樹種。為鰲鼓主要的防風林,常見鷺鷥、蒼鷺、夜鷺在枝上休息。淺根性植物,強風時易招致風倒及折枝。  

#濱海植物

大花咸豐草

  科別:菊科 學名:Bidens pilosa 英文:Bid bidens 別名:鬼針草、同治草、白花婆婆針、和小白花、恰查某 原產地:美洲   1984年才被登錄為台灣新物種的大花咸豐草,想不到短短二十來間,已攻佔台灣大片土地。 當時是蜂農見其一年四季開花,花粉產量大,當可做為採蜜的蜜源。才從琉球引進栽植,台灣省養蜂協會還曾經把此草命名為「錦洲草」,以紀念當初引進的台北縣蘆州鄉養蜂人盧錦洲先生 特徵:全草有疏表清熱、解毒、利尿、散瘀之效,治盲腸炎、肝病、糖尿病、咽喉腫毒、腸炎、子宮炎、感冒。  

#濱海植物

鹽定(緣定) 

科名:藜科 學名:Suaeda nudiflora (Willd.) Moq. Chenopodiaceae 俗名:裸花鹵兼蓬、裸花鹵蓬、香蕉草     簡述: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多生長於海邊高鹽分的灘地上,伏生地面,分枝叢生,高可達50公分。葉互生,細長肥厚且向上彎曲或披針形,長1~3公分。葉片因形似香蕉,而有「香蕉草」之稱。花細小,於莖端密生成穗狀花序,黃綠色;單被花,萼片5;雄蕊5,與萼片對生;雌蕊1,花柱2。胞果,卵球形。鹽定由其別名就可以了解其意義,它屬於肉質鹽生的植物,植物體本身有調解鹽分的功能,一般生長的環境土壤較硬,鹽分較高,如廢棄或已收成的鹽田與養殖池等。因這些地方不適合別種植物生存,故鹽定成為優勢植物。又因鹽定具調節土壤鹽分功能,是魚塭堤岸上常見的植物種類,同樣具有保護魚塭堤岸的功能。鹽定為了適應海邊惡劣環境,於是在構造上產生各種變化:如葉子加厚或退化成肉質狀,或表面長出茸毛,氣孔變少變小,儲水組織發達,具排鹽、耐鹽的能力。台灣的雲林、嘉義以南之海岸、蘭嶼、台南縣沿海之鄉鎮均有分布。廣泛分布於北半球。   特徵:在過往生活困苦、鹽不易取得的時代,做粗活的人必須攝取鹽分才有力氣幹活,野生不必花錢的鹽定就成了貧民鹽分的來源了。最特別的是,每到冬季嚴寒的時候,鹽定翠綠的葉色就會轉為橘紅色。

#濱海植物

蒺藜草

科別:禾本科 學名:Cenchrus echinatus Linn 別名:刺殼草、恰查某、刺查某 原產地:原本分布於熱帶美洲。   簡述:蒺藜草是一年生單子葉草本植物,在砂地或草地自生。莖稈的基部彎曲,並在節上生根,高約20~55公分。稈2圓形中空。葉長線形,基部有像刀鞘的構造(葉鞘)將莖包住,葉鞘具龍骨,葉舌由一圈白茸毛構成。花為單一總狀花序、穗狀,長3~10公分。四季常開,黃綠色。果為穎果,外有刺狀外殼包裹,殼的基部截形,有軟毛及剛硬刺毛,藉以附著人畜身上傳播繁殖。剛長出時為綠色,成熟時轉為褐色,自行脫落或沾附在動物身上到處散播。由於傳播的方式特殊,適應性極強。跟咸豐草等一樣,由於果實具硬刺毛,疾藜草也是以「強迫中獎」的方式,讓人畜為它散布種子。臺灣全省海邊及低海拔的田野、荒地皆可見及,老一輩的台灣人叫它「恰查某」,因為它常生長於田間,農人赤腳時常被它刺傷,因此農夫對它非常厭惡! 疾藜草原產美國南部,傳入的歷史不超過100年,常成群生長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目前已分布全省砂地、荒地、路邊。名為蒺藜草,是因為它的果實很像蒺藜科的蒺藜,在古代,「草」就是指禾本科的植物。   特徵:禾本科植物的蒺藜草,echinatus是種名,意思是「芒刺的」,因為它的果實由刺狀的剛毛所包裹,有如芒刺而命名。

#濱海植物

水黃皮

野生之水黃皮大多沿著河流或溪谷生長,其果實具有漂浮性,可藉水流傳播。 刀狀種子掛在樹上猶如黃色的清代銅幣,所以又稱為掛錢樹。   古時候醫學不發達,種子提煉的油用來治療皮膚病,但種子和根部毒性較強,誤食會頭暈歐吐,所以以前用來催吐。

#濱海植物

白水木

科別:紫草科 學名:Tournefortia argentea L.f. 別名:白水草、水草 原產地:熱帶亞洲、馬達加斯加、澳洲及太平洋諸島;台灣分布於海岸地區、恆春半島、蘭嶼、小琉球及綠島。   是一種常綠性的灌木或是可以長到10公尺高的小喬木。除了樹條、樹皮是灰褐(ㄏㄜˊ)色外,它的小枝條、葉片、花絮都有銀白色的絨毛,再加上花也是白色的,果實成熟時也是呈淺綠至灰綠色,遠遠望去像一叢白白的小土丘。 白水木能耐鹽分、抗海風、樹形優美,蟲害又少,被一些有心的園藝商人,馴化栽培於苗圃中,且也已經種在海濱當作行道樹。   特徵:白水木因為它那綠中帶白的葉,加上它生長的地方大多都看得見海水,因此有白水木之稱。  

#濱海植物

菟絲子

科目:旋花科 學名:Cuscuta austras R. Brown 俗名:濱絲菟子、豆寄生、吐血絲、金絲草。   台灣最初於1990年發現菟絲子入侵南投縣東埔溫泉附近,菟絲子是屬於旋花科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是一種構造頗為特殊的寄生植物,缺乏根與葉的構造,所以無法自己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也無法從土壤裡吸取水分, 因而完全利用其爬藤狀的莖攀附在其他植物上,從接觸植物的部位長出吸器伸入植物體內,吸取養分為生。菟絲子喜歡陽光充足開闊的環境,表呈黃色絲狀,看似柔弱,但對其他植物傷害性卻非常強大。菟絲子在中醫認為具有補益肝腎、固精縮尿、明目、止瀉、只渴、安胎的功效。   特徵:菟絲子是中藥的ㄧ種,在中醫認為具有補益肝腎、固精縮尿、明目、止瀉、止渴、安胎的功效。

#濱海植物

羊蹄 

科別:蓼科 學名:Rumex  japonicus  Houtt. 別名:殼菜、豬耳朵、禿頭草、牛舌菜、野菠菜、大王頭、敗毒菜、羊舌頭 喜陰濕處,耐寒也耐乾旱,王功漁港冬季寒風來襲,依然翠綠。嫩苗 葉及果實可食用,全島路旁、庭園及耕地附近皆可見其蹤跡。   羊蹄對急性單核細胞型及急性淋巴細胞型白血性細胞有仰制作用,並有抗病毒作用。

#濱海植物

松葉牡丹 

科別:馬齒莧科 學名:Portulaca grandiflora 別名:半支蓮、日照草、洋馬齒莧、龍鬚牡丹 原產地:南部非洲、巴西 原產於巴西和南非的松葉牡丹,為馬齒莧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肉質草本植物。 松葉牡丹喜高溫,5-11月即會開花,像松樹的葉子,長得尖尖的形狀,因此有松葉牡丹的稱號。既像牡丹又像玫瑰,有單瓣與重瓣的品種,花色豐富。花朵壽命短暫,上午開花,午後即謝,溫度太高的晴天和雨天,也會讓它提早閉合。但枝條頂端著生數個花蕾,可日日接續開花,花期長久。

#濱海植物

馬齒牡丹

科別:馬齒莧科 學名:Portulaca oleracea 別名:闊葉半支蓮,太陽花、半日花、豬母乳仔花 原產地:南美洲   馬齒牡丹為馬齒莧科多年生草,是松葉牡丹與馬齒莧的雜交種。   植株矮小,具匍匐性;葉、莖多肉質,葉長橢圓形、互生。花開於枝條頂端;單瓣大輪,有紅、橙、桃紅、黃、白等花色。葉多肉質,帶有大量的乳汁。故可以耐乾旱,葉呈長橢圓形,似馬齒,加上花朵的形狀像牡丹,所以稱為馬齒牡丹。   耐高溫且耐乾旱的馬齒牡丹,常常可以在野外發現,可以說是夏日代表性的植物之一,馬齒牡丹的開花習性非常特殊,他只在上午開花(自太陽昇起至上午12點以前)。下午就閉合。又因為馬齒牡丹屬蟲媒花,一經授粉或在強烈的紫外線照射下,溫度太高的晴天或雨天他都會提早畢合。   馬齒牡丹都於莖頂開花,花行有單瓣,重瓣之分,花的顏色繁多,計有黃、白、桃紅、粉紅、橙、橙紅、紫紅及各各之相參色。

#濱海植物

五節芒 

學名: Miscanthus floridulus英名:manyflower silver 別名:芒草、管芒、管草、寒芒、割芒、台灣芒。分布:台灣全島中低海拔區、遠東至波里尼西亞。五節芒屬於禾本科,其地下莖發達,能適應各種土壤,地上部被剷除或火燒後,地下莖照樣能長出新芽。葉舌圓形,有纖,葉互生,披針狀線形,邊緣銳。雌雄同株,圓錐花序大型,花被為小穗成對。果實細小成熟時轉為黃色,穎果,長橢圓形。多年生常綠草本,多分藥成大群落。芒節有白粉。  特徵:老熟後可當花材及捆紮作掃帚用,葉鞘及莖桿可製芒紙、搭蓋屋頂,頂端嫩心可食用。另外,曬乾的莖葉亦可綁成一捆一捆,用來當火種。

#濱海植物

林投

  林投能耐濕、耐鹽及風沙,是優良的防風植物。因葉片佈滿針刺,所以也是早期最佳的海防與住家的防盜植物。 林投樹已被台灣奇案汙名化,又台灣治安良好,林投樹正快速的消失中。 林投葉也是國家一級保育動物「津田氏大頭竹節蟲」唯一的食草,這種瀕臨滅絕的生物只棲息在林投樹上,因騎在葉上的型態像一匹小馬,因此又被稱為「林投馬」。林投樹上的球果像大的鳳梨,林投樹在砂礫上是十分特別的植物,它的球果像鳳梨一樣,不過鳳梨是直立且果尾有長葉子!林投樹的球果一般而言是樹在枝頭而且果頭無葉,球果上的紋路很深。它的葉子像一把長劍,葉緣兩側和中心,脈長有利刺,容易傷人。幹具有很多分枝,並有環狀葉痕,氣根自基部成長,長入地下變成支持根。  

#濱海植物

大黍

科目:禾本科草本 學名:Panicum maximum Jacq. 英文名:Guinea grass 別名:天竺草、畿尼亞草、幾內亞草、羊草、堅尼草、馬草 原產地:熱帶非洲 大黍草在秋冬之際莖部以上就開始枯萎,極易著火,引起火燒山,使得原本雜生在一起的相思樹遭受魚池之殃而被燒死。如此年復一年的火燒行徑,謂之「循環性火燒山」。   特徵:圓錐狀花序是最惹人注目的辨識指標,基部的分枝成輪生狀態,漸次而上輪生漸不明顯,整個花序排列成尖塔形。大黍的植株約一人高,莖桿直立有毛,葉片細細長長,不會割傷人。  

#濱海植物

南美蟛蜞菊

科別:菊科 學名:Wedelia trilobata 別名:地錦花、穿地龍、三裂葉蟛蜞菊 原產地:南美洲   原產於美國佛羅里達州南部到熱帶美洲的南美蟛蜞菊,1976年被引入台灣當做地被植物,強力的侵佔性和伸展力是它盤據地域的利器。耐溫性佳,上可達攝氏30度,下能耐低溫攝氏4度,更是讓它在台灣一年四季活力旺旺。先天優良的條件使它在野外如入無人之境,被誤認為野生植物。 台灣蟛蜞菊常被住民拿來熬煮湯汁當茶飲,因為喝起來甜甜的,所以也叫黃花蜜菜,原住民也會拿來當野菜,有止咳、退熱、消暑的功效呢!不過在野外已難得遇見蟛蜞菊,倒是可以用南美蟛蜞菊來代替,畢竟它們都是同一家族成員,只是生長地不同而已。  

#濱海植物

番杏

科別:番杏科 學名:Tetragonia tetragonoides (Pall.) Kuntze 別名:毛菠菜、法國菠菜   番杏是海邊常見的植物,如果有發現它的蹤跡,通常群聚的數量都很多。 番杏本身富含多種維生素,據說,它的養分不亞於我們經常食用的菠菜。 目前知道把他拿來食用的人並不多,所以,野外的族群相當多。 根據清草藥書籍的記載,番杏的藥為: 味甘,性平,微辛,去風解熱, 消腫解毒,而且可以拿來治療胃癌以及食癌。  

#濱海植物

菎麻 

日據時代日本認為此植物的種子可以提煉飛機用的潤滑油,於是使用飛機遍灑種子於台灣全島,今天各地平野、低山帶的旱田、廢耕地、荒地、溪谷森林旁邊開闊地,均可發現本種。  民間當作青草藥,種子、根莖有不同的用途,但全草有毒,種子毒性更強,一般人不應該拿來內服。

#濱海植物

構樹

科別:桑科 學名:Broussonetia papyrifera 別名:鹿仔樹 、奶樹、造紙樹、噹噹樹、楮、穀樹、榖漿樹   早年構樹是相當實用的經濟樹種,其枝葉可作為鹿的飼料,故又名「鹿仔樹」;樹皮可作為宣紙的原料,木材則可作為薪炭。   構樹是荒地的先趨植物,生長快速,散見於全台荒地,平野、低海拔處。這一切都是鳥兒啄食傳播,因為構樹的果實是很好的誘鳥食物。   

#濱海植物

大飛揚草 

科別:大戟ㄐㄧˇ科 學名:Euphorbia hirta L. 別名:小飛揚草、痢子草、乳汁草、痢疾草、細葉飛揚草、小本乳汁 草、紅尾仔草、萹蓄、烏仔目草、過路蜈蚣、紅骨細本、乳仔草、千根草、神仙對坐草   生長情形:一年生草本,全體具有豐沛乳汁。莖斜上或直立,高約10-40公分,帶淡紅色或紫紅色,有毛;葉對生。花果期4-11月。   用途:1.全草搗爛,可治牙齦腫痛等,但只能外敷於兩頰。2.全草煎水,可洗各種疥癬。

#濱海植物

欒樨(鯽魚膽) 

因為葉子很苦(像膽汁那麼苦),外形有些像鯽魚,所以稱其名。全草消炎,散瘀,止血。治外傷出血,肺結核,咳血、支氣管炎,糖尿病。 

#濱海植物

酢醬草

葉片三出複葉,倒心臟形。花期很長,以春季為主但由冬至夏季均有,十分常見。長長的葉柄成為孩童把玩的自然玩具。 夜間葉片會下垂閉合即睡眠運動。

#濱海植物

紫斑向日葵

科別:菊科 學名:Helianthus annuus L. 英文:Common sunflower 原產地:墨西哥   原產墨西哥野生種向日葵品系約民國89年前由載葵花子的船在外海擱淺,種子漂流至彰化沿海溼地,非常適台灣環境而快速繁衍,目前在大肚溪以南和濁水溪以北數量最多。莖部特徵,為紫斑向日葵名字的由來   近幾年氾濫在彰化縣的海域。整個生態環境,正在無聲的改變,競爭力強的紫斑向日葵,雖在花期造就了美麗的西部海岸,但原有的海岸先驅植物有定沙水保的功能,如今被高大有見到2公尺以上的植株的一二年生草本替代,想必強風豪雨來臨時,會照成嚴重的海岸傷害,人民的保障將間接受到威脅。

#濱海植物

 天人菊

天人菊原產於美國南部,西元1911年日據時期,原本引進澎湖為栽培種定沙植物,後曼生成為野花,由於耐乾旱易生長,所以被選為澎湖縣縣花。王功漁港開發時,栽培約100株,春天花期最美。(漁港福氣雞附近可看到)

#濱海植物

苦藍盤 

外號:紅樹林的好鄰居   在我們整個調查中發現二處苦藍盤,生長面積約為30平方公尺,分布範圍有限,數量十分少,和岸邊的紅樹林混生在一起。苦藍盤為草綠性灌木,有點蔓性生長,下部莖常傾臥地面而生根,葉互生表面平滑或長菱形,花為白色,有點紫紅,花冠約 1公分五瓣,腋生一朵或二朵。  

#濱海植物

海桐

外號:花期最短的樹 海桐屬於大灌木,全株平滑無毛,葉互生,簇集在枝稍,倒披針形,針端呈鈍或圓形,基部銳形長4~10公分,寬2~ 4公分,葉緣有上下波浪狀。花序短圓錐狀,頂生4~6朵,花黃白色。因具有防砂、防潮的能力,所以種來防風、防潮,很有用。我們在挖子尾地區只發現很多小株的小海桐,只有在E2區的堤岸旁發現一株較大的海桐四月中開花一星期,花色黃花冠約一公分大小。  

#濱海植物

水丁香

外號:海濱小公主   海濱的水丁香和一般半水生的水丁香有所不同:一、花形不同。二、海濱的水丁香植株走平鋪在沙地上生長,減少受風面積。三、葉子的形狀也不相同。但兩者最相同的地方就是種子的形狀像香蕉一樣,十分有趣!它喜歡躲在其他植物的下方生長,開出黃色小蕊。它的葉子形狀是長條形的,葉緣彎彎曲曲的,花柄十分細長,花重瓣,在沙地上生長。

#濱海植物

蔓荊

外號:小葡萄   蔓性小灌木,常呈葡萄狀,在海濱附近蔓生;葉對生,單葉,厚紙質,背面綠白色揉之有芳香;花序圓錐狀,頂生或腋生,花密集。花為紫花,種子成熟時為圓球狀頂生,葉子表面有毛狀背面顏色較淺。蔓荊的生長長度可達十公尺以上,由它有特殊的葉子和葡萄成長低矮而且有支持根,所以能在海濱成長。

#濱海植物

黃槿

外號:環保衛生紙   黃槿在海邊算是最高大的植物,樹高可達10公尺,尤其是那特大號的葉子,是樹木中少有的,形狀像心形,最大可達30公分,它的黃色花朵十分美麗,大小約5~8公分,形狀像個羽毛球。黃槿生長快速,四季都開花,但是以春夏最多,常常被用來做為行道樹、防風樹等。在沒有塑膠袋時代過年的時候常去摘取黃槿的葉子利用它來枕粿或草粿,放在蒸籠裡一起蒸,蒸妥後,托著粿吃,方便又不黏手。在以前農業社會中沒有衛生紙,常用黃槿葉來代替,以後到海濱不必帶衛生紙

#濱海植物

王爺葵

學名:Tithonia diversifolia科別:菊科Compositae別稱:提湯菊、金花菊、假向日葵、腫柄菊、大王葵、霸王菊產地:墨西哥、中美洲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度約為2~5公尺,莖木質化、直立,全株被有細毛。2.葉互生,形狀為卵狀長橢圓形或三角狀卵形、掌狀或3~5深裂,長7~20公分,具有長葉柄,葉背有短柔毛。3.雌雄同株,大型頭狀花序頂生或腋生,徑約5~15公分,花被黃色,周圍舌狀花約有10~13朵,大而明顯,中央管狀花為兩性花,生長密集,含豐富的花粉。4.瘦果呈扁狀橢圓形,頂端有芒刺或鱗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