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9

#海洋生態系

大洋生態系 - 遠洋區

遠洋區主要分為透光區及深海區

透光區

 

遠洋區的上層有充足的陽光射入,稱為透光區,平均深度在100公尺左右,少數較清澈的海水中透光區可延伸至約200公尺。此區的生物種類較近海區少,主要以浮游生物、各類魚類、烏賊及鯨魚……等等為主。

 

位於台灣西部海域,在東海、台灣海峽及南海範圍內的海底陸棚,是世界上最大的陸棚之一,水深最深約200公尺。這個陸棚透光區裡有許多河川注入的大量營養物質,而且在季風的季節接替變換和冷暖水團的交會,使得這個海域擁有高基礎的生產力。

 



而這股豐沛的資源也就成為漁業的基礎,每到冬季西部陸棚海域就會有烏魚造訪,成為西部漁民重要的經濟來源。



 

 











深海區

 

離岸較遠、水深超過兩百公尺以上的大陸棚到深海區。此區除了海底較奇特的生態系之外,生物種類較少,主要以浮游性藻類及游泳能力較好的魚類為主。

 

台灣的東部海域是典型的深海生態系,這個海域的水溫高、水質清澈且光線充足,基礎生產力主要受到營養鹽供應的限制。水深可達約7,000公尺。

 

 

台灣東岸終年有黑潮主流經過,帶來溫暖的海水。

黑潮(Kuroshio),又稱日本暖流,是太平洋環流的一環,為全球第二大洋流。

 

黑潮得名於其顏色較一般海水顏色深,而這是因為黑潮表層幾乎沒有營養鹽或懸浮微粒,因此光線不易散射而被海水吸收,則海水呈深藍色。

 

黑潮小檔案:

位置:

 

 

速度:每秒1~2公尺

厚度:500~1,000公尺

寬度:200公里

夏季均溫:約攝氏22~30

冬季均溫:約攝氏18~24

年均溫:約攝氏24~26

黑潮海水照片:

 

 

 

如果黑潮是一條高速公路,那麼台灣東岸沿海就是休息站。台灣東岸沿海如果一直保持乾淨、美麗,海洋生物(如迴游性的魚類、以迴游性魚類為食的鯨豚……)就會不斷的到休息站來休息、覓食。使得這個區域的海洋生物無論在種類或數量都相當繁多。

 

深海區生物

飛魚 

飛魚是一種具有滑翔能力的魚類。分布於熱帶和溫帶海洋,以浮游生物為食。受驚時會躍出水面,胸臍張開並可以在空中滑行一段時間,這種飛行通常是為了躲避金槍魚和海豚等的捕食。



每年春季飛魚會隨著黑潮海水來到蘭嶼的附近,此時達悟族人會舉行招魚祭,招魚祭過後便開始捕捉飛魚。剛開始僅限於夜間以燈光誘捕,至夏季時才可在白天捕捉飛魚,這段時間內達悟人不捕捉別的魚類。在夏季時會舉行另一次的儀式,停止捕捉當年的飛魚,改捉別的魚種。捕捉飛魚已經是達悟族傳統文化重要的一部份。

 

    

日本鰻

 

每年冬季成千上萬的鰻線順著寒流湧向河口地區, 沿岸漁民下網捕撈後賣給鰻魚養殖戶即可帶來一筆可觀的財富。

 

鰻魚是台灣重要的養殖魚類。柳葉鰻每粘順著黑潮北上,在接近台灣北部大陸棚的時候變態成玻璃鰻並向河口集中。在河口集中後身上出現大量的黑色素,稱為鰻線。隨後幼鰻便開始溯溪而上,直至成長至繁殖期時才開始回到深海中產卵繁殖。

 

 

綠蠵龜

 

綠蠵龜除上岸產卵外,終其一生都在大洋中渡過。廣泛分佈於熱帶及亞熱帶海域,以海草以及大型藻類為主食,覓食海域多為海草豐盛的淺水區,而此區多與珊瑚礁或岩石在一起,因此,珊瑚礁或沿岸區多可見到牠的蹤跡。

 

由於綠蠵龜對其棲息地,不論是海上或是陸上之忠誠度都極高,往往一經確認後,不論迴游多遠的距離,都會回到牠的產卵或覓食場。另外,當海龜的棲息地遭到破壞或開發作其他的用途時,牠也會放棄這塊棲息地,重新找尋新的居所。

 

 

 

鬼頭刀

 

鬼頭刀的正式名字是(ㄕㄨˇ),體型長且側扁,胸鰭短小且呈鐮刀狀。雄魚體型通常大於雌魚,雄魚額骨昂起、雌魚則成弧形,存活時體色有彩色光澤,體長可達一公尺左右。

 

鬼頭刀屬遠洋魚類,分布於全球溫暖水域。以飛魚或其他表層魚類為食,因食性特殊,故喜棲息於海上的漂流木下方,亦受暖流之影響而改變迴游路徑。